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资讯  > 正文

深访|杨文妍:中西服饰融合中的中国形象变迁|环球动态

时间:2023-04-05 01:02:07     来源:北京服装学院校友会

如果说“中国潮:中西融合(China Chic: East Meets West)”(纽约时装学院博物馆,1999)、“中国:镜花水月(China: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美国大都会博物馆,2015),“纽约时尚界的亚裔美国力量:设计、制作、革新(Asian Americans in New York Fashion: Design, Labor, Innovation)“(纽约时装学院博物馆,2022)是西方人对于中国元素时尚演变的一种想象,中国丝绸博物馆自主策划的“亦真亦幻:19世纪末至20世纪西方视野下的中国服饰”则是带有文化自信心的,对”中国服饰影响世界时尚“话题的一次主动回应。

2023年2月,策展人杨文妍接受了「时尚策展」主编岩子的访谈——如何对古董服装服饰进行焕新性的内容策划、设计与展出?如何结合历代服饰和西方馆藏与史料图像讲述“西方视野下的中国服饰”故事?通过穿用、改用、运用的方式,中国传统服装如何影响西方时尚,丰富世界文明?对话古今、碰撞中西,你或许能够在二位的交谈中找到答案。在渐暖的日子中,在亦真亦幻、亦中亦西的时尚物质refresh下,你会发现:原来历史进程中的中国形象,是如此俊美又摩登!‍

亦真亦幻:19世纪末至20世纪西方视野下的中国服饰


(资料图)

TRUE AND ILLUSORY: Chinese Costume in the Western Vision in the Late 19thCentury to the 20thCentury

时间:—2023.3.26

地点:杭州|中国丝绸博物馆

策展人:杨文妍

主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量的的中国传统服饰进入西方,其宽松的廓形、细致的工艺、精美的纹样,给西方人带来一种新奇的穿着体验。西方人从自身视角出发对中国传统服饰进行重新演绎的现象也日趋明显,或改变其穿着方式、与西方服饰混搭,或将其改制为中西融合的服饰、室内装饰、日用品等,呈现出意想不到的转变。20世纪下半叶,以中国元素为灵感的服装设计潮流开始兴起,象征着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对世界时尚的影响走向深远。

Highlights

1.策展角度新奇,三个单元“穿用”、“改用”、“运用”展现中国传统服饰在西方视野下演绎出不同的风貌,从中感知西方人对中国服饰认知和审美形态的变迁。

2.展览伊始的空间,用8幅西方人身着带有中国传统服饰元素的油画作品,营造氛围。在“穿用”章节,以油画中的中西合璧搭配为灵感,用馆藏织物尝试部分复刻,进行展陈。

3.运用线上平台,通过策展人亲自介绍展览全貌视频和数字化观展网站,让无法到场的爱好者也能一睹展览风采。()

章节‍‍‍‍‍‍‍

1.穿用——趣搭新装:

中国传统服饰进入西方人衣橱后,在保留完整形制的前提下,西方人或直接模仿中式穿用习惯,或根据自己的审美在穿着方式和搭配组合上稍作改变,以减少视觉冲击,如将上衣翻领或敞开穿着,将中国传统服饰与西式服装混搭等。可从这一时期西方面孔身着中国传统服饰的画作中一窥这种跨文化解读下的独特着装风格。

2. 改用——别出新裁:

中国传统服装崇尚天人合一的平面裁剪,与西方服装贴合人体的立体结构有显著区别。为适应自身的体格特征和审美习惯,西方人将宽大的中国传统服装进行解构,融入立体剪裁方法,将袍服、女袄、马面裙再设计为大衣、夹克、女裤等具有现代感的服饰。中国传统服饰配件如补子、挽袖等,富于装饰效果和欣赏价值,且易于拆卸,被改制成包袋、首饰盒、文具等,转换形态、承载了新的功能,出现在日常生活场景中。

3. 运用——合启新篇:

20世纪中后期,随着中西文化交流不断深入,世界各地的服装设计师开始从内涵丰富的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汲取养分、获得灵感,运用中国服饰形制、纹样、工艺的时装作品层出不穷。华人设计师也开始在国际时尚舞台崭露头角。中国元素在各国设计师的演绎中被赋予新的时代特征和时尚风格。

杨文妍‍‍‍‍‍‍‍‍

·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设计学硕士;

·目前就职于中国丝绸博物馆陈列保管部;

·主要从事策展和研究工作。

X 关闭

最新推荐

Copyright  © 2015-2022 每日纸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22016517号-15   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