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把党的主张传递到“最后一公里”,关键是抓好基层党建这个“牛鼻子”。
注重加强组织,筑牢乡村治理“桥头堡”。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党组织作为党执政的根基,战斗力强不强直接关系着乡村治理质效。因此,要持续提升村级党组织“三力”,选优配强村级党组织班子,注重从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返乡大学生、打工有成人士、退伍军人、致富能人等党员群体中进行选拔。切实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重视提升素质,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现场观摩学习等方式,提升乡村干部对“为谁治理、为谁服务”的意识和治理能力。同时,要完善乡村党组织的功能和体制,通过严肃“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党内基本制度,全力拓展乡村党建和服务的空间、资源,着力发挥党组织、党员的模范引领作用,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向纵深发展。
注重健全机制,校正乡村治理“度量衡”。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要以顶层设计为切入点,以制度机制建设为抓手,推动乡村治理向规范化制度化迈进。要健全完善“上下联动、多方配合”机制,构建以党建为主导,推动村居、社会组织、社会企业等力量融合发展、共建共赢。要常态化推行农村党建结对共建机制,实现活动联办、资源共享、治理共抓,引领提升乡村治理水平。要建立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制度,规范乡村事务决策程序,坚持实行“两委商议、代表审议、村民共同决议”原则,强化乡村党务财务公开,推行民主听证质询制度,深化基层民主监督,民事民决,引导村民主动参与村级事务管理。
注重服务保障,搭建乡村治理“连心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推进乡村治理的根本理念。乡村工作做得好不好,村民群众说了算,要让乡村治理的成效转化为群众的既得实惠。因此,要以开展“‘四访四问’解难题”活动为抓手,面对面听民声,心贴心解民难,抓住群众最关心的窝心事、堵心事,破解乡村治理难题,善用群众智慧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初始状态,并有效引导健康文明新风尚,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创造性、积极性,让群众在乡村治理中唱“主角”,形成人人参与、个个献策的生动局面。同时,加强村民思想政治教育,及时把党的声音、政策方针传达到基层,从而不断增进群众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
强基固本,才能枝繁叶茂。基层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单元和关键环节,事关大局稳定,只有不断探索建强基层党组织,创新治理方式,方能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让党的执政根基坚如磐石。(作者:金溪左坊镇人民政府 余金灿)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每日纸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22016517号-15 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